告别单据满天飞!一张纸、两个码,我院便民服务暖心上线 (通讯员:李佳龙)在现代医疗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患者就医更便捷、更舒心,一直是我院服务的核心追求。为进一步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服务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医院建设,我院门诊部联合信息科历经数月精心筹备与系统升级,正式推出了一项重大便民举措——全面启用新版导诊单,实现“一纸走全院”! 这项改革不仅标志着我院智慧门诊建设迈入新阶段,更意味着患者今后仅凭一张导诊单,即可轻松完成从开单到检验、检查、到取药、到查询检验检查结果等全流程操作,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告别以往“单据繁多、来回奔波”的困扰。 回想以往,很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就诊后,手里拿着好几张甚至十几张单据——导诊单、各类检验、检查申请单、就诊二维码、医保卡……不仅容易丢失、混淆,更常常让人搞不清“下一步该去哪”“什么时候该出示医保卡(码)码”什么单子要交,什么该自己留着”纸质单据的反复打印、传递和核对,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无形中延长了患...
(通讯员:许文博 刘辉)“希望你们在这宝贵的一年中,沉下心来,思考如何把临床的宝贵经验转化为科研思路,如何助力喀什两家医院全面提升医疗、科研和管理水平,让该地区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多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希望你们注重健康,保重身体,在明年的这个时候收获满满。”这是9月8日上午,在我院为即将前往喀什的第七批援喀医疗队举办的欢送会上,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许春雁代表医院,对援喀医疗队员送出的祝福与期望。 此次第七批援喀医疗队将前往喀什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对口支援工作。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许春雁,副院长陈燕、第七批援喀医疗队成员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本批赴喀什地区执行对口扶贫医疗支援任务的医疗队成员由10名医务人员组成:中医内科朱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达·霹莉情、麻醉科顾莹、泌尿外科陈枭、血液肿瘤科韩芸前往喀什市人民医院进行援助工作;普外中心胃肠疝外科秦鹏、皮肤科鲁雅楠、神经外科王海波、口腔科韦晓露、产科张冲前往疏附县人民医院进行援助工作。 援喀什市人民医院医疗队队长朱艳表示:“我们深刻认识到援喀工...
前言:2023年7月,我院正式揭牌成为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连续三年委派专家对我院开展帮扶工作。三年来,专家团队倾囊相授,以其深厚的底蕴和领先的技术,为我院高质量发展精准赋能。 本专栏将聚焦新一批专家风采,展示帮扶成果,记录下这段“天山聚力”、共筑健康的动人历程。 精研乳甲诊疗术,赋能科室启新程 ——记自治区人民医院帮扶专家丁伟 (通讯员:孙苗)作为普外中心甲状腺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丁伟在乳腺、甲状腺恶性肿瘤规范化诊治、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治疗、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输液港植入及维护等领域有着深厚的专业积淀。一个月前,当他以自治区人民医院新一批援助专家的身份,开启对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医疗帮扶工作时,便带着推动地区医疗资源均衡发展、为当地患者送去健康希望的坚定信念,踏上了这段意义非凡的旅程。 初到克拉玛依,这座被戈壁环绕却焕发着蓬勃生机的城市,给丁伟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深入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开展工作后,他很快将目光聚焦到当...
(通讯员:陈鹏莉)当新生命的啼哭划破产房的宁静,产妇们在迎接喜悦的同时,身体也悄然开启了一场“修复之旅”。盆底肌,这个支撑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器官的“隐形弹簧床”,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经历了巨大考验,却常常被新手妈妈们忽略。我院产科盆底康复门诊以“精准随访+科学康复”为核心,将健康守护延伸至产后每一个关键节点,用专业与温度打造独具特色的“一科一品”服务。 产后7天:及时干预,筑牢康复第一道防线 “您好,这里是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产科盆底康复门诊,请问您现在产后恢复得怎么样?有没有出现漏尿、下腹坠胀的情况?是母乳还是奶粉呢?”产后第7天,每一位刚出院不久的产妇都会接到这样一通来自门诊的随访电话。这通看似简单的电话,背后是门诊对产后早期盆底健康的高度重视。 产后7天是盆底肌功能初步恢复的关键窗口期。盆底康复门诊通过电话详细询问产妇的身体感受,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对于出现轻微不适的产妇,医护人员会立即给予居家康复指导,比如简单的凯格尔运动训练方法、产后体位调整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