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23 2025
    宣传科
    (通讯员:孙苗)2024年9月,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儿科医生杨惠梅肩负对口支援使命,跨越天山来到帕米尔高原脚下的南疆疏附县人民医院,担任新生儿科主任,开启为期一年的医疗援疆工作。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她用专业与坚守,为南疆新生儿的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守护屏障。 上任之初,杨惠梅便聚焦新生儿救治的关键环节,着力推动制度革新。为改变以往新生儿救治的被动局面,为将新生儿救治关口前移,杨惠梅在支援医院率先开启产后规范查房制度。新生儿科们每日深入产科病房,细致筛查高危新生儿,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风险,将“被动抢救”转化为“主动守护”。与此同时,产儿科深度合作的新生儿复苏模拟演练在支援医院高频次铺开。杨惠梅手把手指导当地医护人员,通过高仿真模拟训练,锤炼团队在黄金一分钟内的快速反应与默契配合,极大提升了产房与手术室“第一现场”的应急保障能力。 作为新生儿科主任,技术传承与能力提升是杨惠梅工作的核心重点。抵达医院后,她迅速熟悉当地医疗设备与诊疗现状,针对新生儿急救需求,系统指导医护人...
  • 07-23 2025
    宣传科
    【荣誉榜】喜报!净无止净护安全 专业竞技获殊荣 ——我院喜获全疆消毒供应第二届专业技能竞赛二等奖 (通讯员:陈梅)7月20日,全疆消毒供应第二届专业技能竞赛在乌鲁木齐市圆满落幕。本次竞赛汇聚全疆消毒供应领域精英力量,特邀中华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姚卓娅教授、赵云呈教授等5位业内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确保赛事的专业性与公正性。 以“净无止净·安全供应”为主题的本次竞赛,聚焦实操技能考核核心,全方位检验参赛团队的专业能力与协作水平。来自全疆各地的2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展开激烈角逐。我院消毒供应室代表队凭借规范精准的操作流程、娴熟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默契高效的团队配合,在考核中沉着应战、稳定发挥,高质量完成全部竞赛项目,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与专业素养赢得评委团的一致好评,最终斩获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我院消毒供应室参赛团队专业技能与协作精神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医院消毒供应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展望未来,消毒供应室将以此次荣誉为新起点,秉持“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持续强...
  • 07-22 2025
    宣传科
    (通讯员:贾丽影)在7月17-20日于陕西省咸阳市圆满落幕的2025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医学检验技术方向科教创新组总决赛中,我院临床检验中心贾丽影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发挥,获得二等奖! 入围全国赛之前,6月3日—6月13日,在新疆第二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苏宁院长的牵头下、临床检验中心吴秀娟主任作为指导老师,在其精心指导下,贾丽影等6人团队凭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出色的临床发挥获得2025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医学检验技术方向科教创新组自治区一等奖。 据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吴秀娟介绍,为了应对全国总决赛,贾丽影团队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工作中,从语言功底到施教策略,从衔接流程到教学创意,从模拟演练到答辩技巧,每一个细节都历经反复推敲与精心打磨。 在全国决赛赛场上,主讲教师贾丽影全神贯注投入到竞赛中,举止从容,语言精炼,在各个环节展现出过硬的素质,充分展现了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取得了全国大赛二等奖的佳绩。 临床检验中心将依托实验诊断虚拟教研室平台,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在日后教学工作中将仿真技术应用...
  • 07-22 2025
    宣传科
    专科联盟惠民生 优质医疗下基层 ——我院专家团队赴福海县中医医院开展医联体交流活动   (通讯员:常建波)为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7月18日,我院组织全科医学中心、妇科、康复医学科四名专家组成团队,赴福海县中医医院开展专科联盟交流活动。专家团队通过查房带教、专题讲座、现场坐诊、疑难病例研讨等多种形式,既为当地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助力基层医院提升诊疗水平,受到当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专家倾力指导 基层医疗提质增效 活动当天,专家团队深入福海县中医医院各临床科室,开展针对性帮扶指导。全科医学中心的专家结合当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特点,进行教学查房,并专题讲授《基层高血压及糖尿病的管理》课程,分享规范化诊疗经验;康复医学科专家实地考察后,对康复治疗流程优化及设施布局调整提出专业建议。此外,上海援疆专家薛瑞洪主任还应邀前往福海县人民医院开展查房指导,讲授《盆腔脏器脱垂的评估和治疗》专题课程,并为一名子宫脱垂患者预约转诊至我院接受手术治疗。 “...
  • 07-21 2025
    宣传科
    (通讯员:张昊)十六岁的花季本应绚烂绽放,然而 重症肌无力的阴霾却让少女小蕾(化名)的青春蒙上阴影。近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一场高精度的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成功实施,为这位长期与病魔抗争的少女重新点燃了生命之光。   重症肌无力作为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刻侵蚀着小蕾的日常生活。抬臂、行走这些简单动作对她而言都成了挑战,甚至连睁眼都需竭尽全力。大剂量激素药物的长期服用,更让这个花季少女承受着身心双重压力。“看着孩子连书包都背不动,我们的心像被揪着一样。”小蕾的父亲回忆道。 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关键手段,但传统开胸手术带来的创伤令许多年轻患者望而生畏。为此,医院特别邀请总院胸外科专家金澄宇教授联合会诊。经过全面评估,金教授团队决定采用国际先进的剑突下胸腔镜技术——通过仅3厘米的隐蔽切口,在完整切除胸腺组织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胸骨稳定性,避免术后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同时剑突下入路相较于传统的右进胸手术对胸腺的切除会更加彻底。 手术台上,专家团队在方寸之间展...
  • 07-21 2025
    宣传科
    国际医疗部:跨越国界的生命守护,医患同心的真情暖光 (通讯员:胡兰珍)“现在浑身都有力气了,躺下来再也不喘了!” 哈萨克斯坦患者谢先生(化名)在病房里竖起大拇指,用略显生硬的中文反复说着这句话。从哈萨克斯坦CCU重症监护室九死一生后,他怀揣着对中国医疗的信任,跨越国境来到我院国际医疗部接受治疗。 “张炜主任每天都来病房,给我讲我的病情。”谢先生指着床头的诊疗方案,“他找了好多医生一起商量,治疗计划特别详细,我的病才好得这么快。” 临行前,他攥着张主任的手久久不放,眼里满是感激。 提到护士们,谢先生的笑容更加灿烂:“姑娘们每天陪我做检查、铺床通风,像家人一样照顾我。”他举起手机展示康复训练的视频,“她们教我锻炼,陪我聊天,这里的每一天都很温暖。” 合影时,他特意把医护人员都拉到身边:“我会记住这份来自中国的爱。” 这封异国表扬信虽短,却胜过千言万语。它不仅是对我院国际医疗水平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中国医疗服务赢得的国际信赖。在这间病房里,张主任俯身问诊的专注身影、护士们日夜守护的温暖举动,让国界的隔...
  • 07-21 2025
    宣传科
    (通讯员:许文博 毛峰)7月18日,我院骨科迎来智能化医疗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关节置换机器人正式开机启用。当天,特邀国内关节置换机器人领域的权威团队——北京积水潭医院周一新团队莅临指导,成功完成两台机器人辅助下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全国直播。术后,双方团队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我院关节外科的精准化、智能化发展。此次事件标志着我院骨科机器人应用实现了关节、脊柱、创伤手术的全覆盖,成为区域内少数能开展全科室机器人手术的医院之一,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智能化建设再升级,机器人应用全覆盖 我院骨科中心近年来积极推进“智能+医疗”建设,此前已在脊柱、创伤手术中成功应用机器人技术,累计完成八百余例机器人辅助手术,取得了“减少创伤、提高精度、缩短恢复时间”的良好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关节外科的手术质量和患者预后,我院于今年引进了天玑关节置换机器人,旨在通过机器人的精准定位优势,解决传统关节置换术的难点痛点。此次邀请北京积水潭医院周一新团队,正是基于其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累计完成超3...
  • 07-16 2025
    宣传科
    (通讯员:马新华)7月15日,盛夏的阳光刚刚洒进诊室,李某夫妇便带着鲜花与一面绣着“人美心善医术精湛;妙手助孕恩泽深重”的锦旗,一路小跑来到我院生殖中心。四年辗转、三次人工授精、无数次抽血与等待,终于在这一天化作一声哽咽的“谢谢”。 四年跌宕,从“再试一次”到“终于成了” 婚后四年未孕,李某夫妇几乎跑遍省内各大医院。不明原因不孕的诊断像一张没有答案的考卷,把两人困在反复的失望里。今年1月,他们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我院生殖中心。 接诊团队没有急于“上手段”,而是先为夫妇俩做了系统评估:女方排卵规律尚可,输卵管通畅,男方精液参数也在正常范围——典型的“不明原因”。在充分沟通后,团队决定用“促排卵+夫精人工授精(AIH)”的方案,理由很简单:创伤小、成本低,却同样需要“绣花功夫”。 前两次AIH未能着床,情绪低落到极点。实验室与临床组连夜复盘:促排剂量、授精时机、精子洗涤方式,甚至培养箱开合次数都被一一拆解。第三轮,医生把促排药量微调了12.5IU,授精时间提前了2小时,又加了一次黄体支持。5月,血HCG阳...
  • 07-15 2025
    宣传科
    (通讯员:胡阳、雷扎)“这里的医生、护士把我当家人一样照顾,语言、饮食、检查,每一个细节都让我安心。”7月14日,哈萨克斯坦患者谢先生(化名)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国际医疗部竖起大拇指。 这位曾因心梗多次与死神擦肩的跨国患者,在哈萨克斯坦辗转多家医院求医后,最终选择在中国完成康复之旅,而我院国际医疗部成为他“生命接力”的重要一站。 此前,谢先生在哈萨克斯坦多家医院因心梗等复杂病情反复住院,当地医疗团队曾建议其赴俄罗斯、德国、日本或中国进一步治疗。经过慎重比较,他最终选择中国—— “中国在心脏康复领域的中医特色疗法和高效多学科协作让我看到希望。”谢先生告诉笔者。 谢先生来到中国,在建议下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初步治疗后,在该院心血管团队地共同努力下,谢先生病情显著改善。为追求更舒适的康养体验,经主诊团队推荐,他转诊至我院国际医疗部,继续接受包括中医在内的多学科特色康复疗程。 患者入院后,国际医疗部迅速启动绿色通道,联合检验科、影像中心等科室优先完成关键检查,2小时内出具报告;针对复杂病情,由内...
  • 07-14 2025
    宣传科
    (通讯员:孙苗)“有没有医务人员啊!”“快来人救命啊,有人晕倒了!” 7 月5日上午,克拉玛依火车站候车大厅人潮涌动,嘈杂的人声中突然响起急促的呼救。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护士张超闻声抬头,职业本能让她瞬间绷紧神经,没有丝毫犹豫飞奔至事发点。 现场一片慌乱:一名中年男子仰面倒地,意识模糊间面色青紫,嘴角溢出白色泡沫,同行者早已慌得手足无措。张超迅速蹲身查看,一边指尖探向男子颈动脉,一边果断示意身旁民警:“快打120!”在民警韩明利所长的协助下,众人轻缓挪动男子身体,使其平稳仰卧在地面。快速检查后,她心头一紧——男子颈动脉搏动微弱如游丝,呼吸几不可闻,胸廓起伏几乎消失,生命体征正急速流逝。 时间就是生命。张超立刻解开男子衣领保持气道开放,敏捷清理口腔异物防止窒息,随即跪地展开专业施救。持续三分钟高强度施救后,汗水已浸湿她的衣衫,体力渐感不支。民警见状立即上前接替,张超则跪在一旁紧盯男子体征,同步指导按压部位与力度:“手肘打直,用身体重量压下去,保持节奏!” 紧张的生死竞速持续了约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