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梦琪、胡阳)8月18日傍晚,我院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惊心动魄。产科危重症救治中心携手检验科、输血科、血液肿瘤科等多学科团队,合力救治一名突发大出血、陷入失血性休克的产妇。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产妇转危为安,平安出院。这场成功的救治,再次展现了我院在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领域的硬核实力。 惊险一刻:产房里的“突发状况” “血压68/36mmHg,心率130次/分!” “快来人!快来人!” 电话铃声打破了产科办公室的平静。短短几秒,医生们已经飞奔进产房。刚刚顺利生产的产妇,脸色突然煞白,呼吸急促,血压骤降。原本喜悦的分娩现场,一下子变得紧张凝重。 助产士们动作麻利:一边止血缝合,一边开通静脉通道、吸氧、监护心电……抢救节奏有条不紊。但随着血液化验结果的回报,大家心里都咯噔了一下——这是产后大出血合并休克。 临危不乱,多学科接力 危急时刻,产科副主任翟敬丽迅速赶到。她一边听取汇报,一边快速判断病情。经验告诉她:这是大出血+凝血功能异常,情况十分凶险。 “马上联系超声!” “备血,快!” “通知家属,病情危重...
(通讯员:马新华)“医生,我表姐就拜托你们了!”在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牧民努尔古丽(化名)的引荐下,她的表姐带着十年未孕的期盼,走进了我们生殖中心的诊室。这个看似普通的转诊背后,是一场关于生命希望的温情接力——去年刚获批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我们,用20%的临床妊娠率为这片土地上的家庭点亮了曙光。 草原姐妹的求子长征 30岁的努尔古丽结婚两年未孕,在当地医院查出丈夫患有少弱精症。这个对很多家庭而言简单的"生孩子"问题,对生活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他们来说却成了难题。"去乌鲁木齐大医院要坐7小时车,听说做试管要来回跑十几趟。"努尔古丽回忆道。直到听说我们生殖中心获批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AIH),夫妻俩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 检查显示努尔古丽双侧输卵管通畅,符合AIH指征。生殖团队为其定制了精准方案:通过优化精子处理技术,将丈夫精子的活力和密度提升至受孕标准。令人欣喜的是,仅一个周期,努尔古丽就成功妊娠。当B超显示胎心搏动时,这个哈萨克族家庭相拥而泣,激动不已。 十年期盼的新转机 努尔古丽的成功妊娠在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