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聚力·同心共克】戈壁油城的风湿诊疗“守护者”——记自治区人民医院帮扶专家罗采南

发布于: 2025-10-20 16:17
阅读: 4

    前言:2023年7月,我院正式揭牌成为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连续三年委派专家对我院开展帮扶工作。三年来,专家团队倾囊相授,以其深厚的底蕴和领先的技术,为我院高质量发展精准赋能。

本专栏将聚焦新一批专家风采,展示帮扶成果,记录下这段“天山聚力”、共筑健康的动人历程。

 

戈壁油城的风湿诊疗“守护者”

——记自治区人民医院帮扶专家罗采南

 


罗采南 

治区人民医院专家 副主任医师 现任肾病风湿病科主任

专业特长:擅长风湿免疫常见病、多发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等的临床诊治

    (通讯员:孙苗)在克拉玛依这座戈壁油城,有一位来自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医疗帮扶专家,用脚步丈量基层医疗的需求,用专业驱散风湿患者的阴霾。她就是罗采南,自2025年3月进驻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肾病风湿科以来,在门诊诊室、病房床旁、基层义诊现场留下了温暖而坚定的身影,成为患者口中“家门口的好专家”。

解患者奔波之苦:打造“家门口的风湿诊疗阵地”
  “以前去乌鲁木齐复诊,光路上就要耗一整天,现在在克拉玛依就能见到自治区的专家,太省心了!”这是罗采南坐诊时,患者最常说的话。初到克拉玛依,她便敏锐地发现,当地风湿免疫疾病专业医疗资源不足,许多患者为了一次常规复诊,不得不辗转乌鲁木齐,甚至内地医院,舟车劳顿的疲惫与经济负担,让不少人陷入“看病难”的困境。

    为打破这一现状,罗采南迅速扎根科室,一边固定每周门诊接诊,一边深入病房开展查房与诊治指导,从诊断标准到用药方案,逐项规范风湿病诊疗流程。面对每一位患者,她不仅会细致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更会花时间耐心讲解疾病防治知识——“风湿病需要长期管理,就像打理花园一样,按时用药、定期复查才能控制病情”,她用通俗的比喻,让患者理解“长期管理”的重要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风湿患者选择留在克拉玛依复诊,曾经的奔波之苦变成了“家门口就医”的便捷。一位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的老人说:“罗医生不仅把我的药调得更合适了,还教会我怎么保护关节,现在我不用再折腾去外地,心里踏实多了。”这份“踏实”,正是罗采南为当地患者筑起的“诊疗安全感”。
拓医疗服务边界:从诊室到基层的“健康守护者”
   在罗采南看来,医疗帮扶不仅要“坐诊看病”,更要“主动送医”,让周边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入驻以来,她从未停下奔走的脚步,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公益义诊活动,从乌尔禾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到社区的便民服务点,都能看到她为居民问诊、答疑的身影。

    “阿姨,您这关节疼了多久?有没有早上起来僵硬的情况?”在乌尔禾区的一次义诊中,罗采南仔细询问一位老人的症状,结合检查结果判断可能是骨关节炎,并现场给出用药建议和生活护理指导。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她还会主动上门问诊,确保每一位有需求的人都能得到帮助。“基层群众对风湿疾病的认知不足,很多人疼了就忍,容易耽误治疗”,罗采南说,每次义诊她都会多带些宣传手册,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

    除了扎根基层,罗采南还积极推动科室间的协作。在院内,她多次参与多学科诊疗(MDT)和疑难病例讨论,与肾内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专家共同为复杂病情患者制定方案;作为科室骨干,她还承担起三级查房督导工作,通过“带教+实操”的方式,帮助年轻医师提升诊疗能力,为医院培养“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破诊疗技术瓶颈:为危重患者开辟“生命新通道”
   风湿免疫疾病诊疗中,危重病例的救治最能体现医生的专业水平不久前,科室收治了一位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脑病的患者,入院时已出现嗜睡、意识混乱、步态失调等症状,病情危急。

    罗采南第一时间牵头制定救治方案,不仅精准调整免疫抑制治疗药物,还亲自指导科室医生完成鞘内注射治疗——这一技术对操作精度要求极高,能直接将药物输送至中枢神经系统,是控制狼疮脑病的关键。

    经过数周的精心治疗,患者的意识逐渐清醒,步态也慢慢恢复正常。复查时,患者家属紧紧握着罗采南的手说:“当时医生说病情很重,我们都快绝望了,是您救了她!”这样的救治案例,在罗采南的帮扶工作中并非个例。她还重点推动关节腔穿刺治疗技术的普及,通过“手把手”带教,让科室医生基本都能独立、高效完成该操作,如今患者出现关节积液、肿痛等症状时,在科室就能快速处理,大大减轻了痛苦,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复诊率。

    更令人期待的是,罗采南正与科室主任安鑫合作,依托肾病风湿科成熟的血液净化技术平台,筹备开展免疫吸附治疗。这项技术能精准清除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为危重、难治性风湿免疫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等技术落地,就能让更多曾经‘无药可治’的患者看到希望”,罗采南的话语中满是期待。
谋长远健康福祉:做疾病科普的“传播者”
   在日常诊疗和病例讨论中,罗采南发现一个普遍问题: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对风湿免疫疾病的认知仍有欠缺,部分患者因症状不典型、就诊科室不对,导致诊断延误,甚至从肾病风湿科“流失”。“很多人以为风湿只有关节疼,其实它还可能影响肾脏、心脏、神经系统,早期识别很重要”,这一发现让她坚定了“做科普”的决心。


    从自治区人民医院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从繁华都市到戈壁油城,罗采南用专业与坚守,诠释着医疗帮扶的意义。她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诊疗技术,更是一份“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仁心。在克拉玛依的日子里,她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次次问诊、一场场义诊、一个个成功的救治案例,为当地风湿患者点亮了“在家门口看好病”的希望,也为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宣传科

2025年10月20日

分享
  •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