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中心·外埠新动向】受外埠患者青睐的眩晕门诊:我院眩晕门诊的发展小记
前言:随着我院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影响力提升和医疗救治能力的不断增强,前来我院就诊的外埠患者人数逐步增长。为进一步了解外埠患者就医体验,向患者持续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我院宣传科特开辟【区域医疗中心·外埠新动向】宣传专栏,动态报道外埠患者就医新动向。
我院眩晕门诊的发展小记
(通讯员:胡阳)“范大夫,要不是您,我现在还在天天眩晕中受罪呢。真心感谢您和团队!”这是不久前一次电话随访中,患者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表达谢意的声音。放下电话,范太根心中满是欣慰。从2020年年底眩晕门诊开设至今,他和团队已接触过数以万计的患者,背后是一段不断探索与成长的历程。
2020年年底,刚开诊眩晕专科门诊只有最基本的检查和治疗手段,许多患者常常在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内科之间辗转奔波,难以得到精准诊断。五年过去,如今的眩晕门诊年接诊量已突破11241人次,成为克拉玛依及周边地区患者心中的“定心丸”。
“科室发展离不开医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搬入新院区后,配备了先进的前庭功能检查和康复治疗设备,也吸引了一批专业医护人员的加入。”范太根告诉笔者。
范太根带领团队,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仅不断提升诊疗水平,更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病例。护理团队的蒙根、张紫潇也在一次次诊疗中,用细致的检查和温暖的沟通赢得了患者的信任。“没想到在克拉玛依就能找到这么专业的医生,还能听到这么耐心的解释,我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一位患者在治疗后忍不住这样感叹。
病例背后,是门诊成长的真实写照。2021年初,一位三十多岁的外埠女性患者,因反复眩晕三年辗转多地求医,被怀疑是“精神问题”。她讲述,最初是在陪护家人住院时,听到旁边床位胖子打呼噜的声音,竟随着呼噜声一起眩晕;呼噜声一停,眩晕也随之消失。后来孩子的啼哭声、洪亮的噪音都能触发发作。这种特殊病例在我院最终确诊为极为罕见的上半规管裂综合征,在多次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好转,成为全院首例确认的此类病例。
2023年夏天,一位从北京来探亲的患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眩晕门诊,因多年的耳石症苦不堪言。经过数次规范化复位治疗,顽疾彻底根治,他笑着说:“真没想到,千里之外的克拉玛依,竟是我康复的起点。”
此类案例越来越多,本地老人、周边地州市的患者纷至沓来,不仅带走了健康,还留下了锦旗与感谢。短短五年,眩晕门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快速成长的道路。
今天的眩晕门诊,已经不仅仅是一间门诊室,而是一支有凝聚力、有专业度、有口碑的团队。范太根及其团队功不可没,他们在党委的支持下,用智慧和努力把一个新生门诊打造成了区域特色品牌。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上,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将继续以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推动眩晕门诊不断发展壮大,把专业服务带给更广阔的患者群体,让更多人重新拥有稳健、清晰的生活。
附:专家简介
范太根,199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后改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六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曾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先后从事呼吸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护室工作,2000年后从事神经内科专业,从医工作30余年。
范太根长期对头痛头晕眩晕投入专注力,对其生理病理有深刻的认识和体悟,擅长对各类头晕如:耳石症、梅尼埃病、血管性头晕、颈性头晕以及前庭功能减退等的准确识别处理,对各型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对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癫痫也狩猎。在克拉玛依中心医院独自首次发现了多种少见疾病,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脊髓前2/3综合征、脑灰质异位症、上半规管裂综合征、复杂多管耳石症等,在繁复的工作中一直以保持的敏锐性和洞察力为自己的原则和方向。
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 宣传科
2025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