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救治】生死逆转:神经内科团队用专业与速度守护脑健康
(通讯员:胡阳 何莉 高文)在医学领域,有两种“隐形杀手”常常悄然夺走生命:一种是突如其来的脑卒中,另一种是潜伏不发的颅内动脉瘤。它们一个像是突然关上的“生命之门”,一个像是不定时引爆的“隐形炸弹”。无论哪一种,带来的都是猝不及防的威胁和巨大的生命考验。
面对这些危机,我院神经内科团队多次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们不仅具备敏锐的判断力、丰富的实战经验,更依托创新技术和无缝协作,为无数患者争取到了转危为安的机会。就在近期,他们在短时间内接连救治多位病情危重的患者。每一次抢救都如与死神的赛跑,而这支团队用精准的医疗技术跑赢了时间,带领患者走向了重生的希望。
“生命之门”再开启
一个平常的早晨,马先生的生活突然被意外击碎。他感到左侧手脚变得无力,随即整个人摔倒在地,身体一侧瘫软,嘴角歪斜,说不出话来。这一刻,他的“生命之门”似乎被紧紧关上了。家人惊慌失措,立刻拨打120,将他送往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
当马先生抵达医院时,神经内科的团队早已为他开启了“卒中绿色通道”。经过紧急检查,医生确认他的大脑供血出现了严重问题,颈内动脉几乎完全闭塞,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团队迅速为他实施了静脉溶栓,希望通过药物让堵塞的血管恢复通畅。然而,情况并不乐观,溶栓后症状仍未缓解,进一步检查显示血栓依然“固守阵地”。
面对这一困境,神经内科团队立即调整策略,决定实施动脉介入取栓手术。手术团队如同一支专业的“疏通小队”,从大腿根部的血管进入,通过微创技术到达堵塞的动脉。他们小心翼翼地放入支架,撑开闭塞的血管,再次为大脑输送急需的氧气和营养。
动脉介入取栓手术是一种利用微创介入技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手腕的桡动脉等路径,使用取栓支架、抽吸导管、球囊等工具,对闭塞血管进行再通的技术。该技术包括支架取栓、血栓抽吸、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和动脉溶栓等,目的是尽快实现血管再通,恢复脑部血流。动脉介入取栓的时间窗一般在6小时内,部分患者评估后可延长至24小时内。
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团队精准的操作和高度的默契让生命的希望重新燃起。
手术后,马先生逐渐恢复意识,原本瘫软的左侧肢体也慢慢恢复了力气。他从无法动弹的0级肌力恢复到可以抓握的4级,嘴角不再歪斜,说话也变得流畅。短短几天后,他已经可以下床活动,自主进食,带着微笑出院回家。
马先生的救治过程不仅展现了神经内科团队的技术实力,也凸显了他们快速反应与精密配合的能力。从病情评估到手术完成,每一个环节都像是经过周密设计的齿轮,无缝衔接,最终让患者从危难中走向康复。
然而,这支团队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在处理急性脑梗的同时,他们还勇敢地面对另一种更具挑战性的“炸弹”——颅内动脉瘤。
“拆弹专家”出击
如果说脑卒中是生命中的“拦路虎”,那么颅内动脉瘤便是隐藏在人脑深处的“隐形炸弹”。这颗“炸弹”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爆发,将人推向生死边缘。几天前,一位56岁的患者就因为这颗“炸弹”突发破裂,被紧急送入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
患者当时的症状十分危险:突发意识障碍、剧烈头痛,伴随恶心呕吐。这些信号表明,她的大脑深处正经历着一场“暴风骤雨”。急诊医生立即安排了颅脑检查,发现她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一种极为致命的情况,稍有拖延便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时间不等人!”神经内科主任殷振江迅速召集团队商讨手术方案。经过慎重评估,他们决定实施“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用精细的微创技术为患者排除这颗“炸弹”。
在手术室里,导管室与麻醉科密切配合,手术团队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极其精准,因为颅内的血管壁薄如蝉翼,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致命后果。通过全脑血管造影,医生们清晰地定位到破裂的动脉瘤,并将比头发丝还细的弹簧圈通过微导管输送到动脉瘤腔内。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弹簧圈填充到瘤腔,犹如在千米高空中拆除炸弹,既要精准,又要冷静。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炸弹”终于被完全封堵,血流恢复正常。
术后,这位患者在监护下逐渐清醒过来。她的头痛和呕吐症状逐渐消失,没有遗留任何并发症或后遗症。几天后,她顺利出院,握着殷振江主任的手连连感谢。
颅内动脉瘤的救治成功展现了神经内科团队面对复杂病情时的冷静和果断。从风险评估到手术操作,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高度的专业精神。而这样的能力绝非偶然,这支团队的成员不断钻研与创新,将许多高难度技术熟练掌握,才能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临危不乱。
守护健康,未来可期
在面对脑卒中和颅内动脉瘤这两大“隐形杀手”时,神经内科团队用他们的专业技术和坚定行动,为患者一次次赢得了生的机会。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创新技术的支撑与团队合作的默契。
无论是马先生的急性脑梗死治疗,还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精准“拆弹”,这支团队都充分展现了微创介入技术的优势,溶栓与取栓的无缝衔接,不仅扩大了脑梗患者的治疗时间窗,还显著提高了救治成功率。而动脉瘤介入栓塞的精准操作,则将复杂的高风险手术转化为创伤小、恢复快的安全之选。
与此同时,成功的背后还有他们无数次的实践积累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从诊断到手术,从术后康复到随访,每一个环节都展现了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他们是专业的医生,也是温暖的守护者。
今天,这支“生命守护者”团队已经成为当地患者心中的希望象征。但他们的故事远未结束。在未来,他们将继续精进技术,应对更多疑难病症,探索更多医疗领域的可能性,力求让更多患者从危难中走向康复。
如同开篇所说,脑卒中和颅内动脉瘤是“拦路虎”和“隐形炸弹”,但在神经内科团队面前,它们不过是需要精准破解的难题。这支团队的努力,让更多患者看到了战胜病魔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