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援疆】一封患者来信:从谈“瘤”色变到自信生活的蝶变之路

发布于: 2025-08-07 00:00
阅读: 0

(通讯员:许文博)近日,我院收到一封来自患者家属的表扬信,信中患者家属对亲人在住院期间受到我院医护人员们悉心照顾和专业治疗表达了谢意。特别是对妇产科援疆医疗团队,给患者家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患者以自身经历写下感谢信,表达对我院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

 

我叫小蝶(化名),是克拉玛依市的一位普通市民。我患有多发子宫肌瘤已有11年,却始终未能治愈。连年求医,那段日子让我濒临崩溃的边缘,但最终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援疆专家薛瑞洪及其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我痊愈了,开启了全新的人生。

十一年前,当医生向我宣告诊断结果时,那声音仿佛坚冰碎裂,清脆却寒冷刺骨:“多发子宫肌瘤”——“多发”二字,如同一把冰锥刺入我的心窝,寒气瞬间裹住了我的全身,我仿佛瞬间被推入了无光无底的黑洞深渊。从此,我与这病魔相伴长达十一载春秋,也踏上了漫无尽头的奔波求医之路。

十一年间,我就像一张被命运反复揉皱又展平的纸,在数不清的医院间辗转漂泊。每一次,我都怀着微弱却执着的希望前往,却又一次次满载沉重的失望而归。行李箱在一次次出发与归来之间磨损了棱角,而病历本却日渐增厚,它如影随形,如同我灵魂背负的沉重印戳,每多翻过一页,就多盖上一个无声的失望印章。我几度彷徨、失落,甚至绝望。

那段时间,每次月经来潮,我的身体里便仿佛藏着一只凶猛的困兽在撕扯冲撞,剧痛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汹涌的失血让我虚弱无力,重度贫血的诊断证明更将我拖入了深不可测的黑暗深渊。长久地遭受折磨,贫血渐渐抽空了我脸颊的血色,尊严也仿佛随着失禁的经血一起默默流失。我蜷缩在床角,内心反复盘旋着无解的疑问:难道我一生注定只能被这盘踞体内的“异物”所囚禁,永世困于病痛与黑暗的牢笼之中?

我逐渐坠入深渊,濒临崩溃的边缘。那黑暗的日子里,病痛如浓雾般弥漫,我几乎看不见一丝光亮,生命如风中残烛,微弱得只剩一缕叹息。

就在我即将被绝望完全吞噬之际,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命运为我推开了一扇门——我遇见了上海援疆专家薛瑞洪和他所率领的医疗团队。薛主任目光温和沉静,他耐心地倾听着我十一年间挣扎的每一个细节。随后,他指着检查结果,以平静却笃定的声音向我解释病情,并提出了开腹剔除手术的治疗方案。那温润的声音,带着一股令人心安的沉稳力量,仿佛春日暖阳终于照进了久闭的心房。

在手术准备期间,薛主任团队细致入微的关怀与专业严谨的态度,逐渐融化了我心中盘踞已久的恐惧坚冰。当我被缓缓推入手术室时,薛主任在我身边轻声安慰:“小蝶,别怕,我们就在你身边。”那低语如磐石般沉稳可靠,刹那间竟如拂去心头所有尘埃,我内心长久以来的忐忑不安奇迹般悄然平息。

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当我从麻醉中缓缓苏醒,薛主任向我展示手术中摘除的肌瘤影像时,我竟难以自持地泪流满面——那纠缠我十一载、如附骨之疽般的病根,终于被彻底拔除了!术后恢复期间,薛主任和医护人员更是对我关怀备至,如春风般细致周到。他们每日多次到病床前查看病情,轻声抚慰,令我心中暖意融融、无比感动。薛主任告诉我:“恢复得非常好,你现在是个健康人了。”他话音落地,我竟一时愣住,仿佛第一次听懂“健康”这个词对于我的真正含义。十一年来,我早已习惯与病痛共生,竟不敢奢望“健康”二字还能属于自己。那一刻,如释重负的泪水决堤般奔涌而下,其中翻腾着多少辛酸苦楚,又蕴含着多少重获新生的狂喜!

如今,当我终于能自由自在地行走在阳光下,轻盈的身体里奔涌着充沛的生命活力,不再被经期疼痛与严重失血所困,那曾经黯淡的生命仿佛被重新注入了光亮。我终于能够以舒展的姿态拥抱生活,而不是蜷缩在病痛的阴影里苟延残喘。

如今,我宛如破茧之蝶,终于挣脱了束缚十一年的沉重枷锁,在阳光下舒展着新生的双翼。那场漫长的寒冬已悄然而逝,生命终于迎来了属于我的、迟来的春天。我终于可以真正抬起头,让阳光温暖地照在脸上,自信地迈入生活的新天地——前方,是无限辽阔的光明。

回望这段漫长而艰难的求医之旅,我心中唯有深深的感恩。薛瑞洪主任及其医疗团队,你们不仅用精湛的医术解除了我身体的病痛,更用医者仁心点亮了我濒临熄灭的生命之火。

 

其实,医患本就是携手共进、对抗病魔的亲密伙伴,患者的信任与配合,赋予了医护人员勇往直前的勇气。我们也感谢这位患者及家属,是这样一封饱含深情的信,给予了我们工作莫大的肯定,更是这样一封信让我们坚信,全心全意的付出是无比值得的,这份温暖与力量,也将激励我们在守护健康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前行。

 

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 宣传科

2025年8月7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