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院环境信息公开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环境信息公开
一、医院简介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成立于1956年,1994年5月跨入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行列,是本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担负着克拉玛依市及周边地区313万人口的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的救治及各项医疗卫生工作。
医院1999年成为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医院,2012年12月顺利通过卫生厅“三级甲等医院”复审。2013年获批国家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普外科等六个自治区级“住院医师规范化专科培训基地”,成为“新疆医科大学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临床医学院”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协作指导医院;2015年血液肿瘤科获得自治区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病区”,神经内科被国家卒中学会授予“卒中中心”。
我院总建筑面积为8.3万平方米,外环境面积约43795平方米。全院共设科室62个。在册职工1600余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72人,研究生146人,引进留学博士4人。开放床位848张。年均门诊病人130万人次,住院病人3万人次,急诊病人16.64万人次,手术例数2万例。
医院平面示意图
单位名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组织机构代码:92890020-9
法定代表人:叶舟
生产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67号
联系方式:0990-6242238
管理服务主要内容:卫生事业
二、排污信息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一)废水治理
为规范医院污水处理,保护医院周边环境,医院修建医疗污水处理站,该处理站1-7月处理废水105669立方,采用“乙级生化+二氧化氯消毒”的污水处理工艺,“余氯检测”个人监测,出水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相关标准,污水经消毒后排放城市管网,由克拉玛依市环保局定期抽样检测。
污水处理站
污水处理站流程图
污水处理24小时值班室
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相关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
污水处理记录本
污水处理站安全巡查记录本
(二)废气治理
1、锅炉烟气
医院原采用三台燃煤锅炉供院内取暖及消毒所用。根据环境监测站对医院锅炉烟气监测资料可知,克拉玛依市环保局关于此区域禁止使用燃煤锅炉,我院今年将燃煤锅炉更换为燃气锅炉,现已开始动工改建燃气锅炉房三台4 t/h,烟气排放口:一个。计划8月末停止燃煤锅炉使用进行改造,全部工程计划12月中旬完工。炉渣排放量583t/a,专车运至垃圾场处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
医院备用发电机有两台柴油发电机,一台为140KW,一台为1500W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对所有医疗用房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和一级负荷供电。发电机仅在停电时运行,工作时间短。所产生的废气经过设备自带的净化系统处理后,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三)噪声
院内锅炉房天然气锅炉、鼓风机、水泵运行时噪声声级在70-90Db(A)之间,在规范范围内。
(四)固体废物
1、医疗废物
医院医技科室、病房医疗废弃物产生量157000kg/a。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属于危险废物,主要为:病理性、感染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类医院临床废物、HW03废药物、药品。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医疗废物收集间和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以及人员活动密集区隔开,方便医疗废物的装卸、装卸人员及运送车辆的出入。医疗废弃物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将医院废弃物交由克拉玛依融汇公司进行清运处理。
2、办公、生活垃圾
医院病房、行政办公楼、厕所、食堂等处的办公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826t/a,属于一般固体废物,采用垃圾桶收集后,交由克拉玛依区环保局进行清运,日产日清。
3、污水处理站污泥
院内污水处理站污泥经无公害化消毒后由克拉玛依区环卫局集中处置,固体废物8670 kg/a。
4、水土保持及景观绿化方面:医院投入资金购置大量树木、花草,铺设柏油路面,现医院绿化用地面积已达19140m²,占医院外环境面积的43.7%左右。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1、当发生或发现严重的医疗废物流失、泻漏、扩散等意外事故,责任报告人立即报告应急办公室或总值班。
2、应急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3、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泄露、扩散的现场和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露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它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避免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应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最严重区域进行,对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继续工作。
7、处理结束后,应急小组应对事件的起因继续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8、根据事故情况,应当在48小时内上报市卫生局及市环保局,对因事故可能涉及到损害的相关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及处理。
9、确认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得到有效处置后,有应急办公室协同有关科室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经批准后关闭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把事故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国家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切实做好危险化学品的保管、储存及出现意外的处理方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职责
组长:主管副院长
成员:蒙卫国 王金良 姜恒苏 李现克
职责:应急小组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具体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伤员救助、人员疏散等措施。负责救助结束后恢复和善后工作等。
二、应急措施
1、现场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立即向后勤服务中心领导、医院领导及安全办公室成员报告,报警时应明确时间、危险化学品种类、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泄漏程度等,并运用各种应急设施和器具,防止事故扩大。
2、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启动应急预案。在事故现场设立现场指挥机构,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危害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集,用专用容器运至废物处处理。并通知医疗、环保、消防部门对出现的伤员、火灾、泄漏情况进行救治、灭火和扩散监控。
3、禁止无关的车辆和人员靠近,通知保卫人员在其周围设立警戒线或竖立警示标识。警戒区内杜绝一切火源,禁止开启非防爆电器。有组织、有序地疏散警戒区域和周边的人员,撤离人员必须注意从上风侧离开,进入建筑物的人员必须关闭门窗、通风等设备。
4、参加救援人员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必须按有关规定穿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戴防护眼镜、穿耐酸碱工作服、戴口罩、戴耐酸碱手套、必要时戴防毒面具或戴自给正压式呼吸机。抢险人员必须站在上风口,避免酸、碱对人体的伤害。
5、当危险品泄漏情况被有效控制并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应急指挥领导宣布应急处理程序终止。但仍要继续设置警戒线和警戒标识,对泄漏现场进行彻底清洗和严格消毒,检测污染情况。现场污染未彻底清除前,无关人员禁止进入。
6、污染控制后,生产和生活恢复正常,要对泄漏事件进行调查、总结。对引起泄漏的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净化水站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为有效的预防及时控制和清除医疗污水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为了防止本站可能发生产及安全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本站可能发生生产及安全事故的各相关岗位。
三、医疗污水废物管理部门:后勤服务中心
四、该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情况,该预案应立即启动:
1、大面积,长时间停电时;
2、发生重要安全事故时;
3、发现出水水质严重超标时;
4、浓盐酸严重泄漏时。
五、组织机构和职责
中心医院后勤服务中心净化水站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 分管副院长
副 组 长: 后勤服务中心主任
成 员: 综合服务负责人、安全科科长、感染办主任、污水处理站负责人
六、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职责、加强协作;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全员参与、常备不懈。
七、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报告程序
1、建立安全值班制度,事件发生地的现场负责人、班组及个人都有责任在第一时间内向本站的负责人报告。
2、在事故、事件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当立即报告本站负责人,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如实通报上级。
3、从事故、事件发生至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不得超过一小时。
4、发生一般的安全生产事故灾害,净化水站负责人在一个小时内必须赶到现场;
5、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灾害,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必须在三十分钟内赶到现场,报告上级部门的同时要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八、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程序:
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现场值班人员应迅速判明情况→上报净化水站负责人→保护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现场→控制事态→组织救援工作→疏导人员→调查了解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简要情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